金华市发布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到2025年,基本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

日期:2022-01-27 09:42:24 来源:​办公室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近日,《金华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以下简称《计划》)(2021—2025)正式发布。

基本建成城市社区 “10分钟健身圈”

《计划》提出,到2025年,我市基本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行政村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10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平方米,每千人(常住人口)拥有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4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3.5%以上,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达到94.5%以上,全民健身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方式。同时,争创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成3个省级体育现代化县(市、区)。

“目前,金华已基本形成‘15分钟健身圈’,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全面打造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25年前,我市将建设省级全民健身中心2个,体育公园(体育设施进公园)25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20个、百姓健身房280个、足球场(笼式足球场)30个、乡镇(街道)全民健身中心、村级全民健身广场(体育休闲公园)等100个,县(市、区)“一场两馆”覆盖率力争达到80%以上,进一步满足金华市民多样化健身需求。

“相比城市而言,农村地区的健身资源和服务较少。缩小城乡的健身公共服务差距,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该负责人还说,根据计划,我市将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全民健身融合发展,使得标准化、均等化、智慧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居民健身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科学健身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5个关键词值得关注

从《计划》中我们可以看到,有5个关键词值得关注。

均等化。我市将坚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落实国家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普及应用标准化手段,规范各级、各区域责任分担。

数字化。以“体育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加快智慧体育建设,提升体育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建立完善“金华运动银行”服务平台,以健身人群为基础,以“运动卡币”为纽带, 促进体育消费。

培育品牌。积极培育全民健身活动品牌,形成一批特色赛事与活动品牌。完善全领域、全覆盖的体育赛事体系。在亚运会、省运会期间和后亚运、省运时代,打造中国金华龙舟赛、金华中国山水四项公开赛,新年迎新跑,金华毅行大会,横渡金华江全国大赛,市本级、义乌、兰溪、横店马拉松等一批有规模、有特色、有创新、有影响的品牌赛事活动。

每年平均举办线上线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360场以上,形成“一市多品、一县一品”赛事格局。创新体育赛事活动举办思路,丰富办赛主体,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办赛,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办赛。

融合发展。深化“体教融合”,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引导学生养成终身锻炼习惯……推动“体卫融合”,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形成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促进“体旅融合”,发挥金华山、湖海塘、三江六岸等山水资源优势,推广水上运动、龙舟、登山等山地户外运动项目, 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优秀项目、精品路线和示范基地,推进全民健身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将百姓健身房、体育赛事等办到文化礼堂,让文化礼堂活起来、热起来。

体育文化。宣传和推广“全民健身日”专题活动, 营造健身锻炼全民参与、全民健康的氛围;深度挖掘弘扬赛事活动的“红色文化”“八婺文化”,借助全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百姓身边的“百佳社会体育指导员”“最美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达人”等一批健身典型,努力讲好健身文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