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0778260188A/2008-00004

  • 文件名称:

    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思路

  • 发布机构:

    办公室

  • 成文日期:

    2008-05-12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思路

    日期:2017-05-12 18:09:33 来源:市体育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体育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建设体育强市为目标,抢抓机遇,创新创业,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目标。
    一、2007年度工作总结
    (一)群众体育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一是以创强为手段,大力促进城乡体育全面发展。全面开展省、市级创建体育强镇和城市体育先进街道工作,科学规划了全市“十一五”期间体育创强计划任务,制定了市级体育创强考核办法和考评标准。2007年,全市共创建省级体育强镇6个、先进街道2个、先进社区5个,省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各1个,市级体育强镇10个、先进街道7个。创强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有效抓手。
    二是以设施扶建为重点,推进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为加快新农村文化体育建设,全市各级体育部门把群众体育工作重点转向农村。积极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扶持建设新农村小康体育村健身工程,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的贫困村进行重点扶持。一是市体育局投入体彩公益金100多万元,在全市扶持建成市级新农村小康体育村100个,新建社区、农村健身苑点50个,成了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二是投资近百万元完成国家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在金东区32个行政村各建设一个篮球场、一个室内活动室和一条健身路径工程;三是扶持建成省级新农村小康体育村104个,其中中心镇中心村20个,欠发达地区贫困村50个,少数民族村34个。目前,全市农村拥有健身路径1200余条,篮球场2000余个,乒乓球室2100余个,门球场60多个,尤其是达到省级体育强镇标准的乡镇80%的村拥有一个篮球场、一条健身路径和一个室内活动室。
    三是以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系列活动。全市各级体育部门精心组织开展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系列活动,参与人群广泛,人数众多,掀起了全民健身“迎奥运”的热潮。6月份,市本级组织了全民健身月系列活动,举行了三人制篮球比赛、大众健美操等10余项比赛,全市共有9个县(市、区)52支队伍10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8月8日,在奥运倒计时一周年之际,全市各县(市、区)都组织了大型庆祝活动。市区精心组织了市机关首届运动会暨奥运倒计时一周年活动,运动会历时2个多月,广大机关干部踊跃参赛,29个代表团2000余人次参加了趣味田径、游泳等11个大项的比赛,受到了市领导和机关干部的高度评价,市四套领导班子参加了运动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9月29日,市体育局、团市委等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牵手迎奥运,万人健步走”大型活动。婺城区、永康市及创强乡镇和街道均举办了运动会或农民运动会,义乌市举办了首届企业职工运动会和全市农民篮球赛。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举办迎奥运启动仪式10次,大型“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系列活动45次,各类群众性体育比赛活动160多次,活动项目200多个,参与活动人数达80多万人。同时做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选拔工作。经过各县(市、区)层层筛选,共产生火炬手候选人10名,其中工人2名,农民2名,学生2名,体育工作者2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名,少数民族代表1人。
    四是以健全体育组织网络为主线,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举办了健身气功、体育舞蹈、户外运动等五个项目的社会指导员培训班,共有179人通过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考核,144人通过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考核。选派了18名骨干参加一级、国家级体育指导员裁判员培训。积极送体育培训下乡,根据金华实际,举办了首届新农村篮球裁判员培训班。截至2007年底,全市已建立乡镇体育指导站160个,拥有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1300余名,经过培训的基层体育骨干已达1600余人,有力地推动了基层科学健身工作的开展。积极组织体育骨干参加省国民体质监测技术培训,指导各创强单位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活动。全市共对1000余名干部群众进行了国民体质监测。市老年体协组队参加了浙江省第五届老年运动会。游泳运动员杜剑平在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共夺得8枚金牌,破4项世界纪录。
    (二)积极组队参加城运会和省赛,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
    一是首次组队参战第六届全国城运会。10月25日—11月3日,我市首次组团参加了在湖北武汉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金华本籍12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射击、柔道、举重等5个项目的竞赛,共获得1金2银1铜,1个第七名,1个第八名的优异成绩,其中蔡力夺得50米自由泳金牌和100米自由泳银牌。金牌榜列全国74个城市的第41位,居地级市第七,全省排名第四位,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取得了竞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实现了我市单独组团参加全国性体育竞赛的历史性突破,市体育局等7个先进单位和蔡力等11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先进个人受到了市人民政府的通报表彰。

    二是大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自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年初发出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以来,我局积极响应,与市教育局、团市委紧密合作,在3月25日奥运会倒计时500天之际,举行了金华市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启动仪式。全市的中小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内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同时承办了2007阳光体育进校园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活动,这次活动全国有20个城市浙江仅有杭州、宁波和金华3个城市入选,由于我市承办比赛组织严密,工作细致,被评为最佳赛区,全国仅5个,我市是全国地级市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三是创造条件承办高水平体育赛事。举办了全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金华主场赛——浙商银行队与八一工商银行队的比赛。承办了2007年全省青少年女子篮球比赛,被评为2007年全省青少年体育竞赛最佳赛区。在开幕式上还举行了“球星回故里,篮球伴我行”活动,邀请郑武、寿晓永等金华籍篮球明星回故乡打球。义乌承办了全国乒超联赛浙商银行、天山集团六个主场赛事、中超联赛浙江巴贝绿城俱乐部部分主场比赛、全国女足锦标赛、CBA男篮浙江万马主场赛事及CBA明星赛、全国百强县门球赛等高规格体育赛事。
    四是积极组队参加省赛,精心组织市级体育赛事。组队参加了25个项目的省级青少年体育竞赛,共夺得金牌81枚,银牌72枚,铜牌75枚,有7名运动员达到一级运动员、175名运动员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成功组织了田径、武术、跆拳道、网球等17个项次的市级青少年暨体传校体育竞赛,152支代表队2274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有8人破7项市纪录。比赛采取青少年竞赛与体传校竞赛相结合,组织竞赛与选拔组队备战省运会相结合,达到了勤俭办赛、检阅训练、选拔人才、提高实战的目的。
    五是拓展训练网点布局。以抓好后备人才基地和备战省运会为重点,一方面认真抓好市体校的训练项目,另一方面重视训练点及其余训练项目的布局,通过观摩省赛和与省专业队沟通的方式,对省运会新设项目进行调研、分析,提出布点意向。依靠县(市、区)和社会的力量,拓展体育后备人才训练网络,在开发区和永康布局艺术体操和射箭项目、在磐安布局自行车训练项目。积极依靠教体结合的优势,与教育部门密切结合,开展了14个项目的体育特色学校创办活动,有12个项目的15所学校取得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申报资格。通过体育特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训练点的有机结合,发展和壮大了青少年体育训练队伍。
    六是不断提高科学训练管理水平。认真部署和完成新一周期新入围运动员的资格管理工作,为参加省赛和后备人才库队伍建设奠定了基础。分期举办了篮球、田径、乒乓球、网球等项目的裁判员培训班,有267名教练员和裁判员参加了培训。有16名骨干裁判员参加了国家和省级足球、乒乓球、田径等项目的一级裁判员培训班并取得晋升资格,有21名教练员参加了国家和省田径、自行车、射箭、武术等项目的业务和上岗培训班,有67人达到了二级裁判员标准,有180人达到三级裁判员标准。委托市体育科学学会开展了以奥运为主题,以如何抓体育管理为主题的体育论文征集活动。
    (三)体彩发行稳步上升,体育产业开始起步
    做好体育彩票的发行工作。体育彩票工作紧紧抓住“超级大乐透”和“快乐扑克”两个新彩种的发行上市的发展机遇,通过加强宣传、规范管理、调整网点布局、提高服务质量等,使全市体彩发行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年体育彩票健康、安全、有序发行。全年全市共发行体育彩票1.93亿元,含义乌市达2.77亿元,同比增长14%,共筹得体育彩票公益金2300多万元,列全省第四位(含义乌),共代扣代缴个人偶然所得税200多万元。
    加强游泳经营场所的管理。通过召开全市游泳经营场所负责人会议、与各场所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对全体救生员进行培训、定期开展游泳场所安全监督检查等措施,确保夏季游泳场所安全有序开放,实现了全市经营性游泳场所无伤亡事故的预期目标。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参加游泳培训人数达3750人,对外开放游泳人数近30万人,经济收入达300多万元。积极开发体育竞赛市场,寻找企业赞助,利用赛场广告和冠杯名积极筹集竞赛经费。与中国移动金华分公司联合组建了金华市女子桥牌队。
    (四)实施统筹建设战略,体育设施不断改善
    市本级的大型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开始起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我市对大型体育设施规划进行了调整,并成立了体育重点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陈昆忠市长亲任组长,大型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实质性的起步。同时,对市区的其他场馆设施和全民健身设施进行了改造和扶建。投资70万元对市体育馆的木地板、电子屏幕等设施进行了维修改造;投资40万元对新华街游泳池进行了装修改造,7月1日暑期实现了正常开放,4万多人次市民前来游泳健身,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市教育局联合投资180万元对市体校的田径场进行了塑胶跑道的改造;投入体彩公益金100多万元在社区、学校扶持建成了社区公共篮球场、健身工程精品苑等“为民办实事”10项体育健身工程,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
    (五)以体总换届为契机,加强各类体育单项协会建设
    一是开展体育总会换届工作,加强体育总会自身建设。金华市体育总会、义乌市、武义县体育总会都完成了换届工作。二是规范单项体育协会社团管理。狠抓体育协会班子建设,采取逐个规范方法建设体育社团。市体育舞蹈协会重新整合成立,市老年体协、网球协会、篮球协会完成换届,市羽毛球协会、信鸽协会基本完成换届筹备工作。三是积极组织体育社团开展竞赛活动。全年通过体育社团组织的体育比赛活动丰富多彩,先后举办了全市乒乓球精英赛、羽毛球团体赛、浙中西部体育舞蹈公开赛、双龙桥牌公开赛、网球锦标赛、棋类系列赛、篮球俱乐部联赛及武术、跆拳道、信鸽、电子竞技等比赛。积极组队参加了省体总组织的武术、网球、乒乓球、体育舞蹈、羽毛球、棋类、桥牌等比赛,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尤其是武术比赛成绩较为突出。
    (六)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要求,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体育系统自身建设
    一是积极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体育系统的“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调研,努力营造上下左右和谐沟通的良好氛围。二是深入开展“创业富民、创新强体”大讨论活动,在全市体育系统形成良好的创业热情和激情。三是加强中心组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能力与水平。每月一次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组织学习讨论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胡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再次对浙江工作提出要求、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浙江省体育竞赛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全民健身条例》两个新颁布实施的法规。四是按照干部“四化”要求,对局机关的中层干部和下属单位的部分班子进行了调整,健全了机关支部和机关工会的班子。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体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我市体育事业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体育发展基础还不够扎实,与金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相称,与先进的兄弟市地相比也有不小的距离,与教育、卫生相比发展相对滞后,离建设体育强市目标有很大差距。
    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体育财政投入存在县(市、区)间的极不平衡。义乌有全国一流的梅湖体育中心,体育竞赛市场开发非常成功,相继吸引了全国女足、万马主场等落户义乌,2005年底就被评为首批省级体育强市,其他县市相对较为落后。
    三是体育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市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奇缺,远远不能满足市民体育健身的要求,更不能满足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要求;竞技体育缺项较多,体育后备人才不足,青黄不接;体育产业发展滞后;体育品牌赛事缺少;各类体育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三、2008年工作思路
    2008年是奥运年,举世瞩目的百年奥运将第一次走进中国。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以建设体育强市为目标,团结拼搏,创业创新,突出重点,不等不靠不浮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实现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和谐发展、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和谐发展。
    (一)以奥运为契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发展体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人民体质。2008年,体育工作要以“创强”为抓手,逐步健全人人都能参与的体育服务体系,达到全民健身组织与队伍建设要日益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步伐要不断加快,全民健身活动要更广泛开展,在建设和谐社会中作出体育的一份贡献。
    1、积极开展体育创强工作。计划创建省级体育强镇4-6个;市级体育强镇4-6个,市级城市体育先进街道2个以上。
    2、加快新农村和社区体育建设。一是加快新农村小康体育村工程建设。全市扶建新农村小康体育村100个,扶建国家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0个村;二是大力发展村级体育俱乐部;三是认真落实体育下乡活动,积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争取创建省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四是抓好城镇、社区的健身设施建设和活动组织。
    3、开展多层次的全民健身活动。紧抓08奥运的良好时机,积极开展多层次的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送体育下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营造浓厚的全民健身声势和氛围。一是组织以迎奥运为主题的全民健身月活动,举行庆奥运、火炬接力、奥运倒计时庆祝活动等相关活动,在奥运倒计时100天及召开期间组织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二是组织开展迎奥运大型健身展示活动;三是举办机关干部桥牌、乒乓球、游泳、篮球等单项体育竞赛活动,以丰富机关干部的业余文化生活;四是举办全市首届农民运动会;五是举办3-5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加快体育骨干队伍培养,加大健身方法的推广力度。以社区、农村体育俱乐部为基础,全面推广健身气功、健身操、空竹等项目的普及;六是加强老年人、少数民族、残疾人、职工的体育工作。
    4、抓好大众体育部项目布局,以备战第十四届省运会大众部的比赛。围绕省运会大众部项目,完成全市非奥训练基地的落实。加大无线电测向、幼儿基本操、体育舞蹈、攀岩等优势项目训练的指导力度,大力促进轮滑、棋类等项目的提升。
    (二)以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为目标,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1、进一步健全训练网络。积极备战第十四届省运会,结合我市实际,合理规划布局,健全训练网络,着重抓好田径、游泳、篮球等基础项目,巩固发展射击、武术、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排球、足球以及拳击、举重、柔道、摔跤、跆拳道等重竞技传统项目,力争填补射箭、艺术体操、自行车等空白项目。加强对金华市体校的业务指导,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建设,制定目标考核管理制度,鼓励发展县级体校,支持和开拓有偿训练项目,开辟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2、精心组织国家、省、市级体育竞赛活动。创造条件承办全国男子排球大奖赛等国家级和省级单项体育竞赛活动;认真选拔组队参加省年度各项青少年体育竞赛,力争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围绕第十四届省运会的设项,突出重点,认真举办年度单项青少年体育竞赛,以锻炼队伍,选拔优秀体育苗子;合理设项,积极落实市第七届运动会的相关筹备工作。武义县承办2008年度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和全国卡丁车锦标赛。
    3、完善竞技体育人才管理网络。进一步完善运动员注册管理制度,认真做好运动员、裁判员的管理工作;出台运动员资格管理办法,规范竞赛程序,严格整治赛风赛纪;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加大体育人才培养力度,计划实施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考核管理制度,完善和出台输送优秀运动员、破纪录等奖励政策。倡导科技兴体战略,积极制定教练员裁判员和体育业务骨干培训计划,积极开展以科技兴体、以竞技体育人才管理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体育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
    4、大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与教育、团市委等部门联合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体育比赛和活动,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创造条件承办2008年全国20所城市的阳光体育进校园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活动。
    (三)以体育彩票发行、体育竞赛表演为龙头,大力发展体育产业
    继续加强体育彩票的管理和宣传,加大体彩营销力度,尝试体育彩票俱乐部、示范店的建设,拓展体育彩票发行市场,2008年计划发行2亿元,争取2.2亿元,占全省比例确保5%,争取5.2%;支持和培育社会力量成为体育发展主体,兴办体育产业;整合和优化配置体育场地资源,提高现有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场馆的效益;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加强体育市场的规范管理,做好体育市场的开发工作;积极引进并举办几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创造条件承办省年度单项青少年体育竞赛,以积极开拓培育体育竞赛市场;重视品牌赛事的打造和营销,举办首届八婺杯篮球锦标赛;积极开发体育培训市场,把培训的范围延伸到广大社区和农村;做好游泳经营场所安全开放工作,对全市经营性游泳场所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积极开展和企事业单位的市队合作建设工作,完成省局布置的体育产业调研课题。
    (四)以湖海塘体育中心建设为基础,高起点规划建设体育设施
    要以“能承办省级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可承接全国乃至世界单项重大赛事的标志性体育中心”为目标,高起点规划建设市区大中型公共体育设施。启动湖海塘体育中心建设。同时加快市区小型多样的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以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
    (五)以体育社团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推进体育社会化进程
    1、加强体育社团规范化建设。出台《金华市体育社团管理制度》,着重抓好体育社团班子建设和财务监督管理,逐步完成羽毛球、信鸽、足球、田径、游泳、乒乓球、汽车运动等协会换届工作,新建跆拳道、健美操、拳击等若干体育社团,开展基层体育社团建设试点。
    2、充分发挥体育社团作用,推进体育社会化。一是指导体育社团举办多形式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如单项赛、团体赛、俱乐部联赛、对抗赛、邀请赛等;二是鼓励体育社团、俱乐部积极开展青少年基础培训工作,培养青少年体育兴趣爱好,发现推荐体育人才苗子;三是支持条件较好的体育社团,承办高水平体育赛事,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3、抓好体育社团先进创评工作。指导县(市、区)体总、市单项体育协会争创省级体育先进社团;开展市级体育社团先进单位、个人评比工作。
    4、积极开展体育交流活动。开展以体育社团名义的体育交流活动,增进市内、兄弟市之间的友谊,提高体育运动水平,创造条件开展国际体育交流。
    (六)继续开展“创业富民、创新强体”大讨论活动,建设高素质的体育队伍
    奥运在中国举办,对体育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后奥运时代的体育该如何科学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体育系统必须狠抓队伍建设,深化“创业富民、创新强体”大讨论活动,为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抓班子建设,提高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要求领导班子成员要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要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团结实干的表率、艰苦创业的表率,进一步提高领导体育科学发展的能力。二是抓学习,提高体育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组织好中心组、民主生活会、系统读书会的学习和讨论,进一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转变观念,创新模式,推进体育工作理论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建设学习型机关、创新型群体。要认真学习贯彻省里新颁布实施的《浙江省体育竞赛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全民健身条例》两个法规,规范办赛,建立一支责任心强,懂业务、肯干事、会办事的高素质体育队伍。要组织到先进地区进行考察,以学习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三是要抓实干,做好各项工作的检查落实。要适应体育产业化的新形势,积极培养体育的营销能手,策划人才及办赛人手。要加强制度建设和考核力度,要真抓实干,创业创新,树立空谈误事、实干兴体理念,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氛围。要充分发挥机关党支部、工会的作用,积极开展活动,打造和谐机关、和谐系统。四是要抓宣传,树立体育系统良好的形象。进一步加大体育信息宣传工作力度。要充分认识到宣传及信息工作对体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性,对金华体育网站进行改版,力争办成优秀体育网站,进一步树立金华体育健康、阳光的形象。